岳阳市云溪区政府门户网站
红花种三年,薄亩变良田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2025-03-20 14:58   浏览量:78   | | | |

  要想从耕地里获得更多,就必须让耕地“吃”饱“吃”好。在陆城镇香铺村千亩绿肥种植技术示范区里,即将翻耕的稻田遍地鲜草绿,一朵朵紫红色的小花点缀在田间。区农业农村局专家技术组对我区绿肥生产情况进行了现场调研与指导。据专家介绍说,这种作物名叫紫云英,又被农民称为红花草、花草、草子等,是我国南方稻区主要的冬季绿肥作物。日前,云溪区已经开始了绿肥翻压工作,在示范片的辐射带动下,云溪区今冬绿肥生产出现恢复性增长,绿肥播种面积已达2400余亩,比去年增加400余亩,增长16%。力争在3年内使示范区土壤有机质提高20%、化肥利用率提高5%、粮食增产5%、每亩增收节支40元以上。

  陆城镇陆逊社区四队的老农李小胡有30亩秧田,于去年秋天全部种上了紫云英。陆逊社区20户村民与李小胡一样,家家户户都种了这种绿肥。“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们这里一直坚持种绿肥。”谈到种植绿肥的好处,李小胡告诉记者,种植红花可以减少稻田化肥的施用,早晚两季水稻可以减少1/3的化肥用量;种绿肥可以防止土壤板结和酸化,可以疏松土壤,还能起到增产的效果。

  像紫云英这样的豆科绿肥,固氮、吸碳、节能减耗作用显著。据局农艺师李再明介绍,每亩水稻田里翻压1500~2000公斤的紫云英,可以替代10~12公斤尿素,不仅可以减少水稻化肥的用量,减少总磷排放,降低农业面源污染,还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培肥地力。与老农李小胡所说的效果基本吻合。同时,绿肥是清洁的有机肥类,没有化肥和畜禽粪便中可能存在的重金属、抗生素、激素等残留物,有利于生产无公害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