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及区依法治区委员会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单位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加强法治建设作为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着力提升法治思维和依法治教的能力水平。现将有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加强制度建设、明确法治职责
本着制度建设管根本、管长远的思路,着力建立健全法治建设学、管、用的各项机制、制度。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始终把法治建设的重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全年2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八五普法、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学生防性侵等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强化了制度保障。二是构建责任体系。牵头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二级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法治建设班子成员、机关干部联校制度,明确局党委班子、联校干部、学校行政、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职责。形成了局党委牵头管总、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层级责任体系。三是完善考核机制。将法治建设纳入校长年度述职,纳入学校绩效考核、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做到法治建设工作年初有计划、平时有检查、年终有考核。四是强化经费保障。全年安排20多万元,用于普法宣传教育经费等工作,保证了法治建设工作有人管事、有钱办事。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升队伍素质
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将法律法规、党纪条规列入党委中心组、机关干部学习计划。党委中心组全年集中学法4次,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系列论述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二是组织教师全员学。编印了《教育体育法律法规选编》,内容包括《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涉及教师日常工作、切身利益的相关法律法规。年度普法全区教师参考及合格率均达到100%。三是引导学生常态学。按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在中小学开设法治课程,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政课内容。坚持开展法治教育进校园。邀请法制副校长上法制课50多场次。联合区法院、区检察院等部门开展“送法进校园 法治护成长”行动,组织了模拟法庭、法治教育基地观摩、“宪法小卫士”青少年法治宣传周“宪法宣传周活动”等活动,学生覆盖面达到100%。
三、坚持依法治教、规范行政行为
一是坚持依法决策。在重点项目审查、政府采购、重要合同等方面,实行法律顾问审查制度,加强决策风险防范。强化规范性文件审查。重要文件党委会研究决定,报法律顾问据法审查,再按程序签发。有力维护法制权威和政令畅通。二是坚持阳光行政。涉及教育体育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的32个事项,政策依据、办理流程等均挂网公示,一次办结。 “三重一大”事项党委会研究决定,教师招录纪监、人社、编办全程参与、全程监督;教师评优晋级指标公开,量化打分;重大建设项目、物品采购公开招标;副校长选拔,公开竞聘。三是加强行风治理。强化重点领域整治,联合相关监管部门,组织5个镇(街道)17 个村(社区)开展校外培训机构地毯式排查,对20 家隐形变异机构下发《责令停止非法办学通知书》。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全年办理12345公众服务热线、市(区)长信箱等230件,被评为“A”办理单位。全区没有一起涉教群访事件。加大约束警示力度。有效开展了“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全年联合相关监管部门对各类学校、幼儿园进行了二次执法检查。对检查问题下达整改通知书,检查结果输入信息平台,并及时公示。
四、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监督机制
一是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的要求,及时公开政策文件、工作动态等信息,增强教育行政工作的透明度。二是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存在的主要差距有:
1.依法行政队伍不强。教育系统执法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专业的执法队伍有待加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
2.依法行政合力不足。在新形势、新要求下,面对民办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托管机构等的审批、监管,涉及文旅、教体、市场监管、公安等多个部门,部门联合执法、监督有待进一步加强。
通过以上工作,教育体育局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教育行政行为的规范性和法治水平明显提升。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加强法治教育和培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