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基层,到农村,文化雨露润三湘
来源:人民网   2020-12-02 00:00   浏览量:1   | | | |

身边的图书馆、文化馆越来越多,场馆开放延时,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海量信息和不打烊的服务;在偏远的山村,需要的好书、电影越来越多,不仅有愉悦心灵的文学作品,更有帮助生产生活的科技健康等多方面的作品;城里人能看到的优质演出、书籍、展览,更多地出现在山里田间;文旅深度融合,不仅让农民等广大基层百姓增加了知识,增添了信心,还带动产业发展、村民致富……文化雨露正覆盖三湘大地更广泛的人群,分布更加均等化。

近日,中央宣传部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联合发布表彰决定,授予342家基层文化单位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其中,湖南共有12家单位获评先进集体。他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传播科学理论和先进文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受到基层百姓欢迎。

以人民为中心,解决群众在文化上最急最盼的现实问题

11月底,长沙的冬夜寒冷。但长沙县文化馆的“悦艺空间”内,却暖意融融。人们使用唱吧亭、电子鼓、智慧钢琴等现代智能文化艺术设备开展活动,其中有不少年轻人和带着孩子的家长。

长沙县文化馆馆长蔡震介绍,长期以来,图书馆和文化馆开放时间与年轻人上班、孩子上学时间重合,公共文化设施功能发挥不充分。该馆“悦艺空间”将开放时间延长至晚上9点,周六、周日全天开放。今后,还将定期举办趣味挑战、竞技赛等,并计划在更多文化馆分馆建设“悦艺空间”,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阵地。该馆还积极开展数字化建设。目前,依托自有的“星沙文旅云”平台,向全县提供了活动直录播、活动订票、线上报名、场馆预约等服务,点击量超过140万次。

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群众在文化上最急最盼的现实问题,是湖南文化工作者的所想所思。

偏远地区群众看书难,购书难。长期以来,省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石门县分公司(简称“石门县新华书店”)充分发挥国有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依托全民阅读活动,采取汽车书店进村组、流动摆摊供应、农业图书大联展等方式送书下乡,有效缓解农民群众的阅读需求。在送书下乡过程中,石门县新华书店每年深入基层实地走访,动态了解农民阅读的实际需求。同时,利用互联网、数字媒体等先进技术,丰富服务农村阅读的方式和方法。他们还精心组织专家、作者来到农民身边,举办“创新创业”“科技致富”“健康生活”等一系列主题讲座,为农民朋友送上致富知识、生活知识、精神食粮。

为了使山区百姓看上公益电影,十多年来,常宁市电影放映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该市塔山瑶族乡的放映工作的放映员,每次都要在崎岖的山路上骑行两三个小时赶到放映点。有些村只有步行道,放映员要肩挑手抬,将放映设备挑到村子里。秉持“服务农民、服务基层”的信念,该公司放映员的足迹遍及常宁市的乡村、社区、工矿、学校、军训基地,累计放映公益电影10万余场次,观影群众超过2000万人次。

基层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则通过创新执法形式,让文化的天空更加清朗。如湘潭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充分发挥当地四级综治网格作用,通过1798名网格员及时发现文化市场违法违规经营活动线索。

创新方式,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促推综合效益提升

秉承“以文化人,以文富村”宗旨,会同县高椅乡雪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强硬件、优服务、启民志、正民风,文化硬件设施覆盖全村,用文化“点亮”了山村生活。

在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雪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探索整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方式和途径,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实现共建共享,提升综合效益。他们培养了文化服务“土专家”“生力军”,组建老乡贤志愿服务队、“阳光工程”农村文化志愿服务队,成立了广场舞、苗鼓、曲艺3支文艺队伍,恢复了“尝新节”为核心的民俗节庆活动;依托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邀请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省文化馆、湖南图书馆、省博物馆等专家及文化志愿者,不定期入村服务,开展“播撒艺术种子”艺术夏令营、传统曲艺走进雪峰、山里娃走进湘博等活动;盘活当地红色、古色和绿色文旅资源,带动全村扶贫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由0元增加至22万元。

“人民功臣”甘厚美、“最美支边人”伍国强、今年刷屏全网的“全城致敬抗疫英雄”报道……浏阳市融媒体中心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影响广泛的全媒体传播作品,巩固主流舆论阵地,弘扬正能量。同时,该中心还通过建设综合服务平台、社区信息枢纽,服务群众、引导群众、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小区公共停车位被人占用、工厂建设毁坏林木……从群众关注的小事做起,掌上浏阳客户端“市民互动”版块每年受理市民咨询、建议、投诉6000余条,99%以上得到答复并转相关部门解决。依托掌上浏阳客户端开发的“党建微网格管理平台”,群众表达诉求,党员微网格长“接单”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目前,浏阳市已注册调解员4000多人,收集案件600多条,调解成功率在97%以上。

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红色文艺轻骑兵”的身影

一位专家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说,此次参评的院团常年坚持创作在基层一线,演出在田间地头、集市广场、街头巷尾,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很多院团特别是一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都自掏腰包,常年深入贫困乡村、草原深处、民族地区,跋涉几十公里演出是常态。很多院团将服务基层作为自己的建团宗旨,数十年如一日。

怀化市鹤城区阳戏保护传承中心、永州市祁阳县祁剧团就是其中的缩影。在湖南,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这些“红色文艺轻骑兵”的身影。

上河阳戏与祁剧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8年,怀化市鹤城区阳戏保护传承中心以创排革命历史题材剧目《侗山红》为抓手,激活上河阳戏和剧团的内生动力。该剧获得第六届湖南艺术节“田汉大奖”及6项单项奖,并晋京参加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侗山红》根据发生在通道侗族自治县芋头侗寨的真实故事改编,以红军通道转兵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芋头侗寨村民收留救治两名受伤红军的动人故事。在演出中,剧作中蕴含的红色精神、展现的侗族文化,令观众印象深刻。同时,该中心常年到基层和农村演出,每年演出270余场。

近年来,祁阳县祁剧团创作复排了传统祁剧、现实题材剧目16部。其中,该剧团创作演出的现代祁剧《向阳书记》获得第六届湖南艺术节“田汉新剧目奖”。《向阳书记》以湖南两位基层村支书王在德、向平华为故事原型创作,以在大城市当经理的向之远返乡担任村支书,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艰辛历程为主线,展现了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画卷。用小人物展现大情怀,风格独特,有看点、亮点,也有泪点。此外,祁阳县祁剧团每年开展演艺惠民、送戏下乡活动120余场次,还举行了周末剧场及戏曲进校园、进社区、进旅游景区等活动。通过优秀剧目弘扬真善美的同时,让古老的祁剧艺术被更多年轻人了解、接受、喜爱。(记者 龙文泱)